为了让学生能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旅游资源相结合,通过亲自体验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通过实际应用提高鉴赏能力,开阔视野,更好地了解河南的历史与文化遗存,根据《旅游审美》课程教学安排,旅游学院于5月29、30日组织酒店管理专业四个班的学生前往洛阳进行为期两天的实训活动。《旅游审美》课程教师吴莹和辅导员张琳婧带队,我校优秀校友国家金牌导游员、国家旅游人才库成员、高级导游、河南省旅游协会高校导游工作室负责人杨远峰、陈虎全程参与为学生讲解答疑。
《旅游审美》课程实训的第一站就抵达了定鼎门遗址博物馆,作为隋唐洛阳城外郭城的正南门,这座城门从隋代一直沿用到了北宋末年,历时530年。2014年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定鼎门的“一字阙”城门形制在国内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同学们在看到原址上复原出的巍峨壮观的城门,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和遗迹中清晰可见的骆驼足迹时,都在感慨当时建筑的恢宏大气和丝绸之路的繁荣。
第二站来到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清代建筑山陕会馆内,同学们在这里饱览了千年运河的起伏兴衰,同时也由衷的赞叹这里建筑和雕刻的精美绝伦。
之后在天堂明堂景区,同学们了解了明堂考古发掘的始末、历朝历代明堂建筑形制的变迁,以及隋、唐、宋三个朝代都城和宫殿的形制沿革变化;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祖根文化,同学们在丽景门的“河洛文化长廊”里为众多的河洛历史名人及其对社会进步做出的卓越贡献所折服;洛邑古城中的文峰塔、文庙等遗址,更是让同学们感受到洛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之地,洛阳见证了千年的沧海桑田。而作为十三朝古都之地,在这里也留下了无数的国之瑰宝。华夏第一爵乳钉纹铜爵、石辟邪、白玉杯、三彩黑釉马……洛阳博物馆内珍藏的千年华夏瑰宝,让同学们不由得发出一阵阵惊叹。
行程的最后同学们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依次参观了潜溪寺、宾阳洞、万佛洞、奉先寺等重要窟龛,详细了解龙门石窟的造像史,实地去感受北魏隋唐造像风格的演变,品味石窟中所蕴含的历史美、书法美、造型美、装饰美、工艺美。
《旅游审美》课程作为省级一流课程,在旅游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一直在课程建设上不断思考探寻改革。本次实训由课程团队根据新文科建设的目标,结合旅游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性质进行设计打造,实现了教学安排上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相结合,课程内容上将传统文化与旅游资源相结合,文史知识与艺术欣赏相结合,师资配备上将专业教师与业内大咖相结合。通过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实训,在实地考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同学们面对实物将课堂所学的关于建筑、石窟、青铜器、陶瓷等内容应用于实践,既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丰富了其学习经历,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